-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获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李清文课题组以可纺丝碳纳米管阵列为基础材料,发展了干法制备高性能碳纳米管功能复合材料,为实现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中的高负载、高取向及定向电子传递探索了新的制备思路。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 通过取向碳纳米管薄膜的层–层固态组装制备了高强度、高导电及可折叠的碳纳米管膜。此制备过程工艺简单,只需将碳纳米管薄膜从阵列中连续拉出,后经缠绕而成,而无需经历传统碳纳米管巴基纸复
2021-09-15 admin 17
-
高质量石墨烯人工合成新方法
美国科学家表示,他们研发了一种人工合成高质量石墨烯的技术,新方法不仅可控且可进行扩展,有望为下一代电子设备的研制铺平道路。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只有一层碳原子的厚度,是迄今最薄也最坚硬的材料,其导电、导热性能超强,远远超过硅和其他传统的半导体材料。科学家们认为,石墨烯有望彻底变革材料科学领域,未来或能取代硅成为电子元件材料,广泛应用于超级计算机、柔性触摸屏、环保和
2021-09-15 admin 14
-
物理所金属纳米线集成纳米光学芯片的原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金属纳米结构中的表面等离激元具有许多奇特的光学性质,如光场局域效应、透射增强、共振频率对周围环境敏感等,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纳米集成光学器件、癌症热疗、光学传感、增强光催化、太阳能电池以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其中,利用表面等离激元设计与制作亚波长光学器件是一个崭新而迅速发展的研究方向。在一维金属纳米结构中,表面等离激元可以将光场限制在远小于光波长的横截面内,这一特性为光学芯片的高密度集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2021-09-15 admin 16
-
纳米氧化镁的用途
纳米氧化镁,分子MgO,相对分子质量40.30。与其他纳米材料一样,首先显示纳米材料的共性,特别是表面效果更为明显,即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氧化镁表面积明显增加,表面可升高,反射高反应活性强,吸附性强,低温烧结良好等。研究表明,随着纳米氧化镁颗粒尺寸的减小,表面原子总量与体相的原子数之比增加,界面对晶粒元素产生的负压导致颗粒膨胀晶格,导致纳米晶体氧化镁的电阻率明显高于相应的非晶材料。氧化镁可用于电气
2021-09-15 admin 27